华为的 “ 狼性 ” 还管用吗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华为存储研发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做自己擅长和与自身业务有关的技术研发,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华为存储宁愿“被集成”。
有人将 IT 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大概的划分: 2000 年以前是 IT 制造时代,一个企业只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生产、制造、物流等多个环节的成本,就能够在 IT 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000 年以后则进入了 IT 概念文化时代,存储产业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个时代,一个企业仅靠人力众多、敢投入和实干精神未必能够取得领先优势。 ESG 中国区总经理王丛表示: “ 在 IT 概念文化时代,领先者一定是那些既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又能高瞻远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的企业。像重复数据删除技术领域的 Data Domain 公司、集群 NAS 领域的 isilon 公司等,虽然这些公司一开始只有几十个人,但最终都成了各自细分市场上的佼佼者。 ”
相比于国内其他的存储厂商,华为在存储领域的投入不可谓不大,而且没有人怀疑华为的执行力和管理能力。但是仅凭这些优势,华为就能在存储研发上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吗 ? 曾经让华为在 CT 市场上战无不胜的 “ 狼性 ” 文化在存储市场上还能有施展的余地吗 ?
微创新也能有好效果
人们对中国存储厂商的一个普遍评价是:实战能力强,但是前瞻性与战略性偏弱。不可否认,存储的众多核心技术源起美国。作为后来者,中国存储厂商一开始都要经历学习甚至模仿的阶段,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跑,就不可能成为市场第一。这不是华为的一贯作风。在低端产品上,通过学习和 “ 拿来主义 ” ,有些厂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从零做到有声有色,但是若想在中高端产品上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战略眼光,成功的概率会非常低。王丛表示: “ 一个成功的存储厂商的标志之一是它的前瞻性,这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说得更直白一些,一个存储厂商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一批懂得存储架构、了解存储技术前世今生的专业技术人员。 ”
早在 2002 年,华为就开始了存储技术的基础研发,并且于 2005 年开始了小规模的存储产品化。据华为存储开发部副部长孙凌翔介绍,当时华为有意控制着存储研发和产品化的节奏,基础研发团队的人数始终控制在 100 人以内。 “ 我们一开始并不急于实现存储的大规模商品化。因为我们清楚,存储的技术含量非常高,需要时间慢慢积累。数据和信息是企业的关键资产,如果没有稳定的存储技术作为支撑,厚积薄发,我们就不会做出好的存储产品,那样会给客户带来不利的影响。 ” 孙凌翔表示, “ 我们希望把所有的关键存储技术都研究透,有了 ‘ 三板斧 ’ 再全面进军存储也不迟。 ”
现在,华为存储的研发主要分成三个层面:第一,硬件的优化与升级换代,这也是华为所擅长的 ; 第二,底层软件的研发,包括存储操作系统、资源虚拟化、访问资源的均衡化等,其中 RAID 2.0 虚拟化平台的推出就是华为应对大数据挑战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第三,与上层应用相结合,提升存储的效率。华为在存储方面没有历史包袱,所以在技术创新上敢为天下先。但是华为存储研发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做自己擅长和与自身业务有关的技术研发,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华为存储宁愿 “ 被集成 ” 。比如,在媒资市场,华为就与昆腾公司合作,针对其 StorNext 软件进行联合验证和优化。
“ 我们刚进入存储领域时,没有经验,当然要向市场的领导者学习。不过,学习别人长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快速起步。如果我们想取得最后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创新。 ” 范瑞琦表示, “ 但是创新有时也会陷入误区,那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会让创新转变为求怪、求变。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创新是以客户需要为导向的创新,是一种开放式、合作的创新。 ” 华为存储不会时时刻刻将自主创新挂在嘴边。华为存储坚持认为,创新一定是开放的,只要是有用的、适合的,并且能够将技术快速转变为生产力、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技术就可以借鉴。创新不一定非要具有革命性,有时即使是很小的一个创新点,也能让客户受益无穷。
范瑞琦举例说: “ 我们将 4TB 硬盘与 RAID 2.0 技术相结合,就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这种结合可以给客户带来明显的好处,比如节省存储空间,提升存储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等。此外,我们还基于大容量磁盘开发了 ‘ 高密框 ’ 。它可以在一个 4U 机箱内容纳 75 块 4TB 的磁盘,存储容量达到惊人的 300TB 。这样高密度的存储解决方案对于互联网企业、高性能计算等来说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我们有能力在 4TB 硬盘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才有可能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
成功的产品、成功的人
从 2002 年开始存储基础性研发工作时的不到 100 人,到成立华为赛门铁克时的 1000 人左右,再到如今,华为存储的工程师队伍已接近 3000 人。在技术团队迅速扩张的同时,华为存储的人员流失率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水平。 “ 除了少数从外面聘请的高端技术专家以外,其余的存储技术人员基本都是华为自己培养的。 ” 孙凌翔介绍说。
从事存储操作系统开发的崔文林从华为其他产品线进入华为统一存储研发部门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曾经在其他公司有过短暂工作经历的他表示: “ 华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所大学。我们同一个部门的大部分员工都在 30 岁以下,大家相处起来感觉像兄弟一样,工作氛围十分融洽。华为公司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只要你付出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我本人十分享受这种工作氛围。 ”
除了工作环境和谐之外,让年轻的研发人员感觉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 —— 导师制,也就是传帮带。 “ 每位新员工入职后的一年内,都会有一名公司指定的导师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新员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这位导师请教,这就保证了新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上手。新员工入职的前半年,通常是学习和参与基础的开发、认证工作,后半年就可以真正地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中,承担新产品开发与交付的工作。 ” 孙凌翔介绍说, “ 通常来讲,在华为存储研发部门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就可以称为是 ‘ 老员工 ’ 。通过内部的学习平台,以及公司提供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我们的研发人员可以很好地把握存储业界的最新技术趋势,并能与销售配合,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产品的研发。 ”
崔文林补充说: “ 在我所处的研发团队中,每年都会有新员工入职。通过传帮带这种机制,每个新员工都能快速成长。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将技术快速转变为产品。产品的成功就是我们个人的成功。 ”
软件不再是短板
2002 年,华为刚介入存储研发时,主要做的是存储底层的操作系统以及 RAID 、缓存算法等方面的基础×××工作。 “ 2002 年之前,存储产品的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市场上主要的存储厂商全是国外的。当时 3G 市场虽然处于上升势头,但是我们已经在考虑 “ 后 3G 时代 ” 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新业务增长点。 ” 孙凌翔表示, “ 无论是从发展民族产业,还是从寻找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讲,我们都强烈地意识到,必须进入存储领域。 ”
2006 年,华为通过与赛门铁克成立合资公司,不仅丰富了硬件产品线,而且逐渐补齐了软件产品。
从产品的角度看,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华为不仅推出了软硬件整合的存储解决方案,而且在存储底层的硬件优化、软件与应用的优化、文件系统、异构存储的兼容性等方面都学到了不少经验,这对于日后丰富华为存储的产品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华为的技术人员与赛门铁克的技术专家在产品设计、存储基础架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华为的存储架构师团队因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产品交付,华为对存储的认识得到快速提升,知道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知道如何做才能真正提升客户存储的使用价值。
在华为收购华为赛门铁克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华为存储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孙凌翔介绍说: “ 除了存储基础研究的实力得到增强以外,华为 2012 实验室在基础芯片、数据库、文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提升华为存储的整体实力、构建高效的底层存储架构也十分有益。另外,受益于华为在整个 IT 产业链上的投入和积累,华为存储与服务器、网络的结合产生了 1+1+1 大于 3 的效果。总之,华为为存储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平台,更方便了存储部门了解客户的需求,更好地销售存储产品,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
孙凌翔回忆说: “ 2006 年以前,国内其他存储厂商的通常做法是自己做硬件,然后再找成熟的软件进行集成。虽然当时华为也可以选择这条道路,但是最终华为还是决定自己在软件上进行投入,而与赛门铁克合作让华为迅速填补了在上层软件、文件系统以及异构存储等方面的空白。现在看来,这些正是华为存储产品化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基础。 ” 在 RAID 1.0 时代,华为存储的一个特点是硬件领先,软件偏弱。随着 RAID 2.0 的推出,华为在存储软件上也开始领先。如今,华为存储软件研发的投入逐渐增加。以前,华为存储软件的策略是填补空白 ; 现在,华为存储软件要做的是找到新的业务增值点,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像数据保护、三地三中心、结合数据库应用的增值解决方案等成了华为存储关注的重点目标。
“ 在存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每天都不断地前进,并一步步逼近那些成名已久的存储公司的水平。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术,掌握新的发展动向。我们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我们做存储的时间还不够长,经验略逊,毕竟存储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业务。 ” 崔文林表示, “ 不过,华为研发团队有一种精神 —— 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相庆。每次在新产品发布之前,大家都会变得更加团结,谁也不愿意在临门一脚时出现差错。 ”
以客户需求为先导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研发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我们在存储研发上采用了矩阵式的架构,横向按技术领域分工,纵向按产品线分工,然后会针对某一个特殊产品的研发成立项目组。这一机制保证了产品开发的速度。 ” 孙凌翔介绍说, “ 实现产品交付速度与质量的平衡,最关键的是保证基础平台的稳定性。做到了这一点,日后在产品更新换代时,只要在产品策略、管理和核心业务功能的定制化上做一些调整就可以了。如今,我们平均每年都会发布一个大的软件版本,同时伴有两次小版本的升级。 ”
华为存储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全球客户市场的。华为在北美地区有专门做前沿技术研究的团队,他们会跟踪国际厂商的最新技术动态,并与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 (SNIA) 这样的存储行业标准化组织保持密切的沟通。在国内,华为以成都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北京、深圳、杭州和西安的存储研发网络。下一步,华为还会在海外进行研发布局,加拿大以及欧洲地区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孙凌翔介绍说: “ 我们内部有一个完整的需求管理分析平台。我们的员工在与客户交流后,会将来自于全球客户的需求录入到需求管理分析平台中,并及时跟踪处理。我们的产品研发、软件版本升级等都是针对客户需求做出的。有时,我们还会为一些比较特殊的需求专门开发一个新的产品。这些做法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
谈到未来存储研发的重点,孙凌翔介绍说: “ 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存储产品的客户管理界面,并将存储产品与客户应用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增强数据保护的能力,持续提升存储的效率。 ” 对于存储客户来说,数据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客户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备份、容灾机制。因此,华为下一步会在容灾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另外,数据分析与挖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发展方向。孙凌翔表示: “ 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存储的整体优化,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
2012 实验室是在华为原中央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专门负责研究如何应对未来 “ 数据洪水 ” 泛滥带来的挑战,它包括很多子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半导体新工艺等。据范瑞琦介绍,在存储技术的研发上,华为存储业务部门与 2012 实验室既有协作,也有分工。华为存储研发部门做的是未来一两年内可能使用到的存储技术开发,而未来 3 ~ 5 年可能用到的存储技术预研则由 2012 实验室的相关部门来完成。